“村民要积极响应‘衢州有礼’品牌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使用公筷公勺、行作揖礼、不随地吐痰,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昨天,衢州市上洋村“公筷公勺”全省推广调研活动举行,调研团走进校园、社区、商圈和示范村,考察衢州“公勺公筷”使用推广情况。
“经历这次疫情后,使用‘公筷公勺’,减少病毒传染风险,已经越来越被村民们接受。”衢州市柯城区花园街道上洋村党支部书记黄岳华告诉记者,今年3月,村里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修改《村规民约》,将使用公筷公勺等纳入其中。
“新闻上天天播,我家孙子也经常说,疫情期间要佩戴口罩,在家在外就餐也要主动使用公筷公勺。”66岁的上洋村村民黄世清感慨地说。
上洋村将“公筷公勺”写入村规民约,也拉开了衢州全市“千村修约”行动的序幕。最近一段时间,衢州各地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修约”行动。衢州市民政局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衢州全域1589个村(社)全面完成“千村修约”工作。
记者从衢州市文明办了解到,其实早在两年前衢州市就颁布实施《衢州有礼市民公约》,其中包括“桌餐不挑菜,提倡用公筷”。今年2月份,衢州市六个县市区又分别下发“疫情防护 我用公筷”倡议书,提倡群众使用公筷公勺。
“以前是倡导,现在是义务性规定,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最终,让文明行为从政府倡导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衢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副主任毛肖军表示,以立法、“修约”等形式推行公筷公勺,衢州今后将继续在探索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