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杭,桐乡今年这样干

2/14/23杭州日报

日前,桐乡市“两会”正式落下帷幕。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桐乡市提出2023年将出台“接沪融杭连苏”行动计划,打造杭州东部更具竞争力和辨识度的现代产业新城。此外,在交通共联、政务通办等领域,该市也明确了一系列年度任务目标。

日前,桐乡市“两会”正式落下帷幕。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桐乡市提出2023年将出台“接沪融杭连苏”行动计划,打造杭州东部更具竞争力和辨识度的现代产业新城。此外,在交通共联、政务通办等领域,该市也明确了一系列年度任务目标。

“融杭”怎么干?报告提出三条路径

“‘接沪融杭连苏’是我们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的重中之重。”早在2021年底召开的桐乡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桐乡就将“接沪融杭连苏”确定为该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方位和路径。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桐乡进一步提出要出台“接沪融杭连苏”行动计划,并为融杭工作指明了三条路径——

第一,抢抓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机遇,加快市域西部协同发展,积极承接杭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杭州东部更具竞争力和辨识度的现代产业新城。桐乡与杭州市临平区交界,后者则是G60科创大走廊与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交汇点,这为桐乡承接杭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自身发展能级提供了优势。

第二,发挥驻外联络处和域外孵化器功能,促进产业合作、创新协同。建立域外孵化器,是近年来杭州都市区节点县市开展产业合作的有效路径。去年10月27日,桐乡崇福镇在杭孵化平台——崇福融杭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崇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凌锋表示,创新中心旨在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引进创业企业落地崇福,创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崇福”模式,形成杭崇两地产业成果转化联动机制。

第三,强化校地联动,进一步推进与浙江传媒学院深度合作。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投用,桐乡人从此有了自己的大学。十多年来,双方校地合作不断深化。2014年,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青年创业孵化园入驻濮院镇320创意广场;2017年,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在桐乡成立,成为国内首个混合所有制本科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去年,浙江传媒学院桐乡研究院又落户濮院镇,下设时尚文化产业研究所、新媒体运营研究所和数字经济研究所三个研究所。

多个融杭交通项目纳入今年目标任务

除了在经济领域大力推进“接沪融杭连苏”工程,交通共联和政务通办也是桐乡融杭的重要工作。

《桐乡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桐乡将构建市域、对外两个“321”交通圈。其中对外“321”交通圈即3小时到达全国主要城市群、2小时到达长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通勤杭州都市区,将桐乡建设成为长三角核心区新兴综合交通枢纽和杭州都市区东北门户枢纽。

今年的桐乡政府工作报告则进一步明确,2023年桐乡市综合交通投资要突破60亿元。其中在轨道交通方面,深谋“轨道上的桐乡”,优化沪杭城际前期方案,着力推动萧山机场连接线、沪乍杭铁路、水乡旅游线落地。高速公路方面,加快苏台高速、三环西路等工程建设,320国道改建、湖盐线“四改六”建成使用。

去年底,在省发改委和省交通厅联合组织召开的项目审查会议上,320国道桐乡崇福至临平交界段快速化提升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查,这标志着杭州都市区中环(桐乡段)项目前期工作又一次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今年,桐乡市将继续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完成杭州中环桐乡段工可批复,力争让这一桐乡融杭的关键交通项目早日开工。

在政务通办上,2022年,桐乡持续扩大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朋友圈”,实现与临平、南浔、德清跨市通办,与江苏如东、新沂跨省通办。今年桐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持续拓展长三角一体化办事圈,探索电子证照跨省互通互认,并新增嘉湖、杭嘉等高频通办事项10个以上。


24小时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