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弯道超车”

12/18/23杭州日报

布片”融合“芯片”,这背后是海宁三十年来产业变迁的壮丽图卷。“30年前,海宁‘无中生有’发展壮大皮革产业。如今,我们再次‘无中生有’发展起了泛半导体产业。”在这次峰会上,海宁市委书记曹国良同样放弃穿西装,也穿了一身皮衣。

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资料照片) 海宁经济开发区供图

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英伟达(NVIDIA)创始人黄仁勋,由于总爱在各种场合穿黑色皮衣而被称为“皮衣刀客”。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海宁)半导体装备及材料产业峰会上,海宁人给这位科技大咖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件用AI设计的皮衣。

这款全球首发“布片+芯片”融合产品通过AI计算个性定制,集成要素提炼、尺寸精算、超前预览、信息溯源等功能,颠覆了传统皮衣制作工艺。

“布片”融合“芯片”,这背后是海宁三十年来产业变迁的壮丽图卷。“30年前,海宁‘无中生有’发展壮大皮革产业。如今,我们再次‘无中生有’发展起了泛半导体产业。”在这次峰会上,海宁市委书记曹国良同样放弃穿西装,也穿了一身皮衣。

曾经的海宁,因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产业为杭州人所熟知,“海宁皮革城”享誉中外。2016年,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海宁决定抢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机遇,举全市之力发展泛半导体产业。

7年时间,海宁实现了泛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的“弯道超车”。2019年,海宁全市泛半导体产业规上产值突破100亿元,2022年达194亿元,今年将超250亿元。目前,海宁拥有泛半导体规上企业137家,今年1-10月完成产值199.49亿元,同比增长7.9%,产业规模初现峥嵘。

2022年,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第四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全省共7个平台入选,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平台名列其中。

如今的海宁,已形成一条完整的泛半导体产业链。设计端有奕斯伟、芯盟科技等;制造端有立昂微、天通瑞宏等;设备端有拓荆、精测、至纯、天通、新阳硅密等;材料端有湃邦新材料、江丰电子、新创纳、英德赛、陶特等;封测端有确安科技、谷蓝电子等。

海宁的半导体企业不仅门类齐全,且研发实力强劲。总部位于海宁的芯盟科技,研发出了全球首款三维异构AI芯片;湃邦新材料是全球除了日本信越以外唯一能够生产硅基抗反射层单体、树脂和成品的一体化公司。此外,还有众凌科技的精密金属掩膜版、天通公司的铌酸锂晶片、拓荆键科的晶圆键合设备等多项技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7年磨一剑。海宁实现“从布片到芯片”的华丽转身,有赖于当地始终如一的发展定力、温暖优质的营商环境,也得益于临杭区位优势。杭海城际铁路开通后,从海宁市域出发,15分钟即可直达杭州地铁网,1小时就能到机场。同样在7年前落户海宁的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则为当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目前,海宁布局了“东南西北”四大泛半导体产业发展主平台。其中,西面高新区重点发展半导体器件、模组等应用端市场,依托杭州新华三集团打造杭州湾电子信息产业园;东面的鹃湖国际科技城则依托浙大的优势,打造泛半导体产业公共研发孵化平台。

在此次峰会上,还举行了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海宁分会揭牌仪式。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海宁分会将在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指导下开展工作,为海宁市内泛半导体行业和广大的半导体企事业单位服务,协助政府部门做好行业管理的服务工作,加快推动海宁泛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24小时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