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共建都市圈 共享大花园

10/29/18杭州日报

今年4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8次市长联席会议在衢州举行,吸纳了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四城市加入。半年过去,作为长三角最重要都市圈之一的杭州都市圈,也在经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迎来了首次扩容。

对于杭州都市圈,衢州的加入,意味着这个特殊的“朋友圈”从此涵盖了从钱江源头到入海口的各大主要城市,形成了一整条沿江生态保护链。这对于正大力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杭州尤其意义非凡。对于衢州来说,过去十六年的山海协作,这座浙西古城早已与杭州都市圈的各个城市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如今正式加入这个大家庭,可谓“亲上加亲”。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从钱江之源到东海之滨,一部以山与海、花园与湾区、合作与共赢为主题的壮丽诗篇正在写就,一个更加强大、充满活力的杭州都市圈正在长三角金南翼形成……

浙西钱江源

问“衢”那得清如许

地处钱江源头的衢州,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首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1.5%。境内的江郎山是浙江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钱江源国家公园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尽管地处山区,近年来衢州却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经济活力。2017年,衢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78元,同比增长9.8%,收入增长连续4年跑赢经济发展,企业利润、规上工业人均应付职工薪酬增速等效益指标全省领先。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四省通衢”的优良区位,衢州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积极谋划创建浙皖闽赣四省边际生态旅游协作区,打造文旅文创大产业。

今年发布的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中,衢州被定位为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与作为大湾区建设核心区的杭州遥相呼应。

在人文领域,衢州也处处体现着大花园式的精致优美。南宋建炎二年,因金兵大举入侵,衍圣公孔端友与部分族人南迁后定居衢州,从此造就了衢州“南孔圣地”这块全省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境内的孔氏南宗家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

南宗孔氏家庙

2005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衢州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扬,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

今年,衢州正式打响了“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撰文指出,“南孔圣地、衢州有礼”之“礼”,包括对自然有礼、对社会有礼、对历史有礼、对未来有礼四个方面,“对自然有礼,就是对自然有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衢州建设‘大花园’、建设‘两山’实践示范区、破除旧动能等,都是对自然有礼。”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正在迅速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标识。民调显示,衢州干部群众对“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分别高达96.1%和92.6%。

杭衢情谊深

山呼海应十六载

衢州的六个县(市、区)中,有五个与杭州接壤。“近水楼台先得月”,从 2002 年山海协作工程启动开始,衢州与杭州、绍兴的合作发展已长达16年。

尽管在经济上是省内的加快发展地区,衢州人却不缺乏闯劲和魄力。衢州在杭设立的海创园,是全省首个跨行政区建设的“创新飞地”,成为引进高端人才的驿站、承接高端产业的孵化器。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一批智慧产业都看中了衢州这块热土。去年 7 月,衢州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启全面深度战略合作,六大领域 27 个项目在衢州“开花结果”。今年 9 月,衢州又在云栖大会上与阿里巴巴联合举行了浙江首个与阿里深度合作示范市·全国与阿里全方位合作样板市城市级发布会。

衢时代创新大厦

山海协作,同样让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在开展山海协作前,华夏村只是衢州江山市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村庄。2006 年与杭州市下城区结对后,村里每年都可获得一笔发展资金,并引进了20兆瓦农(林)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眼下,连绵光伏组件下面,种着珍稀中药材、高档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顶上发电、顶下种花”的场景,吸引游客纷纷前来赏花游园。

无独有偶。衢州市柯城区的望江村,也乘着柯城-余杭山海协作的东风,引进杭州的投资主体发展药材花卉种植观光,将千亩荒山变成了“浙八味·神农蝴蝶谷”,每年可获得30万元租金收入,一举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从项目对接到技术指导,从资金帮扶到飞地探索,十多年来,衢州与杭州都市圈山海协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间,来自杭州都市圈的新签产业项目共计262个,到位资金292.7亿元。

共建都市圈

开放发展正当时

2017年是杭州都市圈建立十周年。经过十年建设,杭州都市圈已然成长为国家六大都市圈之一,地区生产总值高达全省的47.3%。

也是在这一年,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主动融入杭州都市圈,加速杭衢同城化、一体化进程。

今年3月,衢州市政府向杭嘉湖绍四地政府递交公函,申请加入杭州都市圈。四地政府迅速作出回复,表示欢迎和支持。

当下的衢州,加入杭州都市圈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上,山海协作与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高度吻合;地利上,杭衢高铁的建成,将大大缩短杭衢两地的时空距离;人和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全省山海协作推进会上,徐文光如此表示。

对衢州来说,融杭的目的很明确——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实现杭衢一体化发展。相比于过去的单向输血式协作,如今衢州更看重利用杭州的创新理念、先进要素进行“造血”。在全省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上,两地签订了合作建设杭州未来科技城衢州园的协议。根据协议,未来科技城不参与衢州园的投资建设,而是提供管理、技术等软实力方面的指导。

今年上半年,杭州又与衢州签订创新合作战略协议,衢州 8个区块也分别与杭州的12个县(市、区)、开发区签署协议,开展全面结对。

目前,杭衢两市在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方面硕果累累。两地达成“2+33”系列合作协议,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不少合作成果已经落地:交通领域,杭衢高铁先行节段已开工建设;产业领域,前三季度杭衢产业合作项目122个,到位资金94亿元;教育领域,两地签订14项合作协议,10所院校、机构达成合作;平台合作上,海创园二期项目即将开工,浙大“两院”项目正式签约。

共享大花园

“四大建设”谋新篇

未来,衢州将在杭州都市圈内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今年5月,衢州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确立了“1433”发展战略体系,提出要打造“大湾区的战略节点、大花园的核心景区、大通道的浙西门户、大都市区的绿色卫城”。

衢州市长汤飞帆指出,衢州在杭州都市圈的目标定位,就是将衢州打造成杭州大都市区的绿色卫城,“绿色,就是打造浙江生态屏障,这是衢州的本底本色,也是钱塘江源头地区的责任担当。卫城,就是卫星城市,从时空、体制、区域发展上看,衢州完全具备条件。”

“绿色卫星城市”,同样是承接大都市区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的理想对象。凭借独特的“创新飞地”模式,衢州将技术研发布在外面,把产业化放在本地,从而既可利用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又能充分发挥衢州丰富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转化。

以衢州海创园为例,该园与杭州未来科技城互通政策体系,入驻衢州海创园的企业按“同城待遇”原则,可享受余杭区的优惠政策,产业落地衢州可享受衢州优惠政策。此外,衢州还计划与绍兴建立新的“飞地”,得到了绍兴方面的积极回应。

衢州海创园

对于整个杭州都市圈来说,衢州的加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浙江“四大建设”战略的全面推进,杭州都市圈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大湾区的战略节点”和“大通道的浙西门户”,衢州加入都市圈将打通长三角金南翼的西进通道。凭借其“四省通衢、五路总头”的关键位置,以及杭衢高铁和衢江水运的便捷交通,来自福建、安徽、江西等地的各类要素,将更加畅通无阻地向杭州都市圈流动。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随着衢州这座美丽大花园的加入,杭州都市圈必将在下一个黄金十年中创造新的辉煌。


24小时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