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上虞打造 具身智能创新高地

4/21/25杭州日报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日前,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在绍兴市上虞区成立。作为产业链完备的传统工业强区,上虞正全力抢占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制高点,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走入更多场景。


学生在参观智元机器人最新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日前,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在绍兴市上虞区成立。作为产业链完备的传统工业强区,上虞正全力抢占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制高点,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走入更多场景。

创新中心落地,构建具身智能试验场

据悉,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由上虞区政府主导建设,本地龙头企业、全球电机龙头卧龙集团和国内具身智能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按照市场化方式合作共建,将搭建数据采集中心,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平台和产业赋能平台,既为本地企业提供转型升级路径,又发挥绍兴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具身智能的创新优势,吸引长三角企业共同参与场景创新,探索工业部署场景下具身智能的“0到1”突破。

“这里将成为具身智能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试验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认为,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通过采集工业企业真实生产场景数据,能够为行业训练出更加精准的应用模型。这些模型将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自动化改造,并提供可直接投入使用的具身智能系统。同时,该中心还能为企业培养智能技术应用人才,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效能。

此前,有行业相关人士分析,工业领域会是人形机器人较早落地的应用场景。拥有完备产业链和丰富工业场景的上虞则具有发展具身智能产业的重要优势。“打造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目的在于以‘人工智能+’撬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深谋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区域发展从‘传统制造’向‘智造创造’的战略转型。”上虞曹娥江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企协同发力,打造产业生态新高地

生产一台具身智能机器人,需要上千个零部件,涉及几十个行业、几百道生产工序,供应链至关重要。

在上虞,围绕具身智能产业,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和升级正在加速。以卧龙集团为例,该企业早已在高爆发关节模组、伺服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等人形机器人关键组部件展开持续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目前企业已向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小批量供货,并计划于2025年实现年产10万台人形机器人关键组部件的目标。

据卧龙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其目标是将具身智能技术覆盖电机行业的整个生产流程。目前,企业已在多个场景中应用具身智能,例如上下料、电气装配等,并计划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尽管智能化改造需要时间,但我们相信,通过持续推动具身智能的应用,未来至少能在30%的生产工序中实现智能替代,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该负责人说。

去年以来,上虞围绕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数智经济4个战略主导产业和储能与氢能、精准医疗、低空经济、元宇宙4个新兴未来产业,打造形成“材智健备、新星疗元”区域产业品牌。截至目前,上虞已集聚包括卧龙电驱旗下希尔机器人在内的13家人工智能企业。

与此同时,上虞正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2月10日,总投资50.6亿元的上虞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未来,这里除了搭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外,还将建设产业驱动芯项目。作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关键一环,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将配套建设科研办公空间、众创空间、人工智能等设施。


24小时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