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国资公司”)与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合设立的“浙江省新兴动力基金”正式落户嘉兴南湖基金小镇。据了解,该基金合作投资目标规模为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将主要投向浙江省内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单项目将于近期完成投放。
“入股还债”,提供流动性支持
今年以来,伴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下滑,股票质押风险逐渐暴露,一些浙江上市公司因控股股东高质押而陷入危机。目前,浙江有428家上市公司,多数为民营企业,有386家存在股权质押,占比90%以上。其中,51家公司质押比例超过90%,14家公司质押比例达100%。
“我们曾有过统计,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宣布股东部分质押股权触及平仓线,其中涉及不少浙江企业,这很容易集中爆发债务危机。”省国资公司总经理尹国平表示,浙江省新兴动力基金的设立顺应了浙江省政府去杠杆、防风险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吸引央企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快速有效化解省内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流动性危机。
据介绍,浙江省新兴动力基金拟综合运用老股受让和定增入股等多种股权投资形式,通过“入股还债”提供流动性支持,着力缓解上市公司阶段性现金流紧张和大股东股质融资平仓压力。收购股份原则上不以控股“拿壳”为目的,不改变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根据投前约定协议实现资本退出。同时,基金管理机构将加强投后管理,参与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的自救解困运作,着力提供投后资源嫁接和增值服务,实施多渠道的一揽子解困方案。
据悉,省国资公司前期已接触了20多家浙江上市民企,目前已梳理出近10家重点跟踪研判的标的企业,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支持民企,浙江国资持续发力
事实上,浙江国资对上市公司早有驰援行动。
今年7月,省国资公司就主导发起100亿元浙江省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吸引约70亿元央企资金服务浙江企业改革发展;发起设立50亿元浙江省新兴产业基金,助力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相继参与浙江省上市民营企业的大股东并购进程,助力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和应对阶段性资金困难。
11月,我省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促进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九条针对性政策措施。
财通证券、浙商产融、工行浙江省分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12月1日,与之江新实业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浙江省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帮扶联盟合作协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法治化的经营原则,由之江新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与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等共同出资100亿元,组建浙江省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基金。
对符合国家产业指导方向、业务发展良好、暂时缺乏流动性支持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等,为其提供不限于股权、债权等方式的投资支持。基金还通过投资子基金的形式,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工作。
国资拆雷,浙企自救纾困
在国资紧锣密鼓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拆雷行动”时,部分面临困境的浙江民企也积极开展自救纾困,引入资管机构或国资机构“输血”。
9月6日,露笑科技控股股东露笑集团与东方创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持有的顺宇洁能64.62%的股权转让给东方创投,转让总价款为10.39亿元。东方创投背景显赫,是国有独资的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境内核心投资平台。
今年9月12日,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推介会在杭州举行,当天15家在浙主承销金融机构分别与荣盛集团、恒逸集团等15家民企签订了债券承销意向书。
另一市场化的纾困途径是浙企之间的并购整合。同属家居行业的顾家家居日前披露,拟出资13.8亿元收购喜临门控股权,后者的控股股东华易投资资金压力较大。
12月10日,为解决短期股票质押平仓风险,兴源环境控股股东兴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均为国有控股公司的余杭转型升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余杭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增资框架协议》,后两者将分别以现金4亿元和不超过6亿元的资产,向兴源控股增资,协助其稳固其上市公司大股东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