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签署仅18天后,两地经信部门第一次联席会议就成为了现实。1月22日,黄山市经信委主任冯学祥带队来杭,两地经信部门就如何共推产业发展合作,开始了一次思想的碰撞。
今年1月4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率领杭州党政代表团访问黄山,两地签订了“1+9”合作协议。其中一份就是杭州市经信局与黄山市经信委签订的共推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两市经信委联席会议制度及领导互访沟通机制,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联席会议,并进行互访互联。
协议签署仅18天后,两地经信部门第一次联席会议就成为了现实。1月22日,黄山市经信委主任冯学祥带队来杭,两地经信部门就如何共推产业发展合作,开始了一次思想的碰撞。
通过产业协作配套合作共赢
来杭前,黄山市经信委调研了80多家企业
在联席会议上,黄山市经信委主任冯学祥介绍,黄山的四大主导产业包括绿色农产品、绿色软包装、机械制造以及新材料。他期待,以企业之间产品、产业协作配套为切入点,导入产业链合作和产业集群聚合,鼓励企业间参股、重组、并购。“已有的优势企业,可以向杭州企业进行推介,深化两地企业产品配套合作;拟增资扩股的企业,可以向杭州企业开展股权招商,通过资金、技术等参股形式做大规模;缺乏发展活力,需要‘腾笼换鸟’的企业,可以引进杭州企业进行重组、并购,盘活企业资产。”
在来杭前,黄山市经信委对当地八十多家企业的产业协作配套需求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汇编材料。
“我们计划春节后带企业来杭访问,并在三四月份邀请杭州企业来黄山考察,让两地企业进一步深入了解各自需求。”在日前闭幕的黄山市“两会”上,以政协委员身份参会的冯学祥的想法一经提出,就受到不少企业界政协委员的热烈回应。
“大家对于融杭的积极性都很高。”冯学祥期待,通过两到三年的产业协作、并购重组和腾笼换鸟,让黄山的产业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最终向杭州看齐。
这一合作模式,同样受到了杭州市经信局局长夏积亮的赞同:“杭黄高铁开通,为两地经济布局带来新机遇。两地通过产业协作配套开展合作的路子,可走可做而且具有潜力。接下来,我们要确定专门团队进行对接落实。”
除了产业协作,如何打造一体化融入杭州都市圈的信息基础设施、搭建企业沟通平台,也成为联席会议讨论的热点。黄山市经信委提出,每季度分行业组织50名左右企业家来杭考察学习,每半年举行一次两地企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混班教学。杭州市经信局也表示,在杭举行的企业家培训、论坛等交流活动,可适当增加黄山企业家的参会名额。
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融杭新格局
黄山已制定2019年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要点
“一月份是贯彻落实黄山市两会融杭部署、排定工作计划的关键时期。”在联席会议结束后,冯学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融入杭州都市圈是黄山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8次提到杭州。在这一背景下,经信委制定了2019年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要点,并赴杭与杭州市经信局进行交流对接,以争取早日开展落实。”
在冯学祥看来,推动杭黄产业协作,不仅能让入驻黄山的杭迁企业找到归属感,提高发展积极性,也能让渴望突破行政壁垒的黄山本土企业搭上一体化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发现,今年黄山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产业融杭作了具体论述:“产业方面,加强产业协作,鼓励黄山市企业与都市圈城市企业建立产业协同联盟,深化市经济开发区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探索借鉴‘反向飞地’等新模式,积极推进特色园区、楼宇经济互促共建。”
此外,黄山市“两会”前夕出台的《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也将产业协同列入融杭基本框架,并提出到2020年要在基础设施、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融杭新格局,与杭州都市圈城市实现协调联动发展。
“一条新安江,让杭黄两地形成了割不断的血脉、文化和人脉联系,融入杭州都市圈,我们首先要学习杭州的务实作风,改变黄山经济格局和发展理念,争取让黄山在安徽省走在前列。” 冯学祥真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