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都市圈第五次市长联席会议:总结成果 深化合作 落实规划 创新发展

6/15/18杭州日报

摘要:黄坤明致辞 邵占维等四市市长讲话

昨日,杭州都市经济圈第五次市长联席会议在我市举行。杭、湖、嘉、绍四市市长聚首杭城,回顾总结四年来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工作成果,深入探讨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携手共谋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发展大计。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致辞。杭州市市长邵占维、嘉兴市市长鲁俊、绍兴市市长钱建民、湖州市副市长刘芸出席会议,并分别围绕会议主题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俞仲达,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主任胡雅龙、省发改委主任孙景淼、省经合办主任姚少平,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刘亭等应邀到会指导。副市长佟桂莉主持会议。副市长、萧山区委书记俞志宏,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高乙梁,市政府秘书长陈新华,五县(市)和萧山区、余杭区、经济开发区及德清县、安吉县、海宁市、桐乡市、绍兴县、诸暨市政府负责人等出席。

黄坤明代表杭州市委、市政府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的有关部门领导和各界人士,向为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杭、湖、嘉、绍四市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他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杭、湖、嘉、绍四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也是四市携手打造杭州都市经济圈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实践证明,建设杭州都市经济圈,有利于整合四市发展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能力,是四市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共同需求,是顺应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潮流、推进城市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黄坤明表示,“十二五”时期,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实施,为杭、湖、嘉、绍四市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四市更应以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杭州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与兄弟城市一道,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的实施,推动圈内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区域旅游、产业分布、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多方面“一体化”建设,促进四市联动发展、共同繁荣,把杭州都市经济圈打造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的“金南翼”,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板块、亚太国际门户的有机组成、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杭州愿为兄弟城市提供更多服务,在引导产业梯度转移、推动生产要素向周边流动、促进信息共享、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努力。

邵占维在讲话中指出,2007年以来,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各城市携手合作,共同推进都市圈建设,特别是在编制区域规划、实施合作项目、推进产业共兴、加强环境共保、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他指出,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将以城市为核心组织区域生产;城市也不再是一个点的概念,而是城市群的概念。因此,深化杭州都市经济圈合作既符合杭、湖、嘉、绍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又顺应区域发展的大趋势。要坚持成功经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搭建全面合作平台,探索县市融合载体。要增进合作共识,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共同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合作。要推进项目实施,着力把规划落实到可实施的工作中,抓好“十大品牌项目”、“十大民生工程”和“八大特色工作”,突出抓好那些对圈内城市互惠互利的项目。要注重提高实效,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让老百姓能够感受得到。要发动社会参与,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都市圈内优化整合。要共同创新工作,加强专委会间的交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加强研究,创新举措。要积极争取支持,包括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以及长三角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浙东经济合作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协作区等周边地区的支持,进一步增强杭州都市圈集聚和辐射能力。

会议表彰了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十大品牌项目”、“十大民生工程”、“八大特色工作”和先进个人,聘任了都市经济圈专家委员会第一批特聘专家,听取了杭州都市经济圈四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计划报告,审议批准了2012年工作计划和有关提案,通过了《杭州都市经济圈第五次市长联席会议纪要》。有关专委会、部分节点县市负责人和专家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会议决定,杭州都市经济圈第六次市长联席会议于2012年下半年在湖州市召开。


来源:《杭州日报》 2010年11月26日


24小时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