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融杭接沪新三年

6/15/18杭州日报

摘要:十多年来,安吉县围绕多轮《安吉县接轨上海融入杭州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不断深化与沪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加大接沪融杭工作力度。

作为杭州都市圈的节点县之一,十多年来,安吉县围绕多轮《安吉县接轨上海融入杭州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不断深化与沪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加大接沪融杭工作力度。

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安吉新一轮的融杭接沪三年计划开始启动,按照接轨发展、借势发展、集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安吉现实基础、特色优势和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与杭沪基础设施、产业平台、要素市场的互联共融,加快政府服务、社会管理、民生事业的无缝对接,形成全面融入杭州、深入接轨上海的新格局。

融杭打造杭州新区

安吉融杭的足迹可以追溯到十年之前。20056月,安吉提出全面融入杭州发展战略,欲打造杭州都市圈的黄金北翼。

2009年,安吉县委、县政府成立接沪融杭工作领导小组和接沪融杭办公室,制定下发《安吉县接沪融杭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产业承接以先锋作用催生出民生、交通等大方向的跨越式发展。

同年年底,永宁尔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落户安吉天子湖现代工业园区,201012月,安吉永宁尔纺织公司一期试投产,2011年产值突破3.5亿元,强势进入安吉县百强企业行列。杭企投资额度越来越,亩均投资强度和财政贡献率频频刷新安吉引进工业项目的新纪录。

2005年至今,已有140个杭资项目落户安吉,投资总额达100多亿元;白茶、竹笋等特色农产品畅销杭州市场,年销售额超6亿元,为杭州市民带去了无公害、健康的绿色食品;作为中国人居环境奖唯一获得县,安吉人居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杭州市民前来居住。

此外,新的合作模式接踵而来:安吉与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西博会永久分会场,安吉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杭州西湖创意谷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2012年,第二个行动计划出台,明确把安吉建设成为杭州新区,开始了深度融入之旅。

201212月,随着杭长高速二期的正式通车,杭长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杭州与安吉的同城生活拉开了帷幕。这段全长80多公里的高速,彻底把46万安吉人和杭州融为一体。今年2月,杭安轻轨正式纳入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网。

道路之于城市,如韵脚之于诗。安吉融杭,交通先行。

三高两长重点工程(即一条公路、一条铁路、一条空路、一条水路、一座电站)建设,紧密连接长三角城市群;除了杭长高速和轻轨之外,商合杭高铁也开始启动建设;天子湖通用机场正式启用,成为全国首个获批的A1类通用机场,萧山机场安吉航站楼顺利运营;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加快建设中……

此外,申嘉湖高速西延接入高教文新区,预计2018年底可启用。安吉还启动了梅湖申线航道升级工程建设,建成四级1000吨级的航道。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安吉杭州两地的时空距离,提升安吉交通物流的货物吞吐能力。

同时,安吉的医疗、教育等民生融杭结出累累硕果。引进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杭州玉兰中学。

目前,安吉正在推进医疗资源共享,逐步扩大社保卡在杭州医院异地就医范围。县中医院与浙江省中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医疗服务机制;引进一所二甲医院(杭州树兰医院),实行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

安吉融入杭州活动月 世界无人机飞行器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安吉沪杭影响力。浙江省自然博物院迁建,在安吉建设浙江省自然博物园,加强了双方的文化合作互荣。

融杭接沪开启新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目前,浙江省正在谋划实施大湾区大花园战略,在新三年行动计划中,安吉将抢抓大湾区大花园战略机遇,继续深入推进融杭接沪,加强与杭州上海等地交流协作,着力做好“生态+”、“美丽+”、“互联网+”文章,着力将安吉打造成为杭沪产业发展先行延伸地、都市圈近郊最美大花园、高端资源要素首选溢出地、公共服务配套重点扩散地、绿色创新合作发展示范区。

产业新平台

眼下,安吉正在培育新的产业平台。在《安吉县接轨上海融入杭州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就明确提出,谋划联接杭州城西创新走廊,着力构建以装备制造、绿色家居、通用航空、健康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导的创业创新平台体系。

安吉将探索与杭州重要区域及重点园区产业合作,建设异地工业园,承接政策外溢和辐射带动效应。同时,抢抓杭州后峰会前亚运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加强科技、人才、金融、产业等合作;依托互联网+”科技手段,创新旅游产品、农产品营销推介,提高安吉在杭州的影响力。

安吉还将积极参与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鼓励民营企业抱团出海,加强跨区域交流合作。加强与德清、余杭、临安三县区的对接力度,争取形成德清-安吉-临安-余杭大湾区杭州都市区西北部的绿色发展片,和大花园浙西北的天目山-莫干山名山旅游带。

与此同时,安吉立足本地“1+2+3”产业体系,加强与上海、杭州的产业分工协作,引进集聚一批产业项目和科技型企业,推进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转化,着力构建县产业协作链。积极探索与上海合作复制杭州飞地产业园区的经验,促成上海产业落地安吉。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对接合作,探索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安吉园区

资源新配置

安吉将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高层次人才安吉行等系列活动,加大创业人才、海外人才、重点产业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培育力度。全年组织县内规模以上企业赴杭州、上海参加或举办各类招聘活动三场次,引进各类人才600/年。

安吉主动与杭沪地区高校对接,柔性聘请一批高校教授到县内科技型企业进行研发,破解企业关键性技术难题。同时,积极鼓各行专家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到安吉创业发展。到2020年,力争累计三年开展产学研专场12次以上,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签订科技项目合作协议和引进科技成果不少于60项,共建企业研发中心不少于12家。

安吉还将充分利用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桥头堡效应,在引入总部经济上加强与杭沪两地的产融结合,不断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争取2020年,累计三年在杭沪举办金融类专场招才引智和企业招引活动6场;沪深交易所上市5家,新三板挂牌6家,省股交成长版挂牌30家。

人居新天地

安吉将加强对两大水库“一山两湖”等重要源头保护,建立健全西南片区生态资源整体保护与开发机制,深入推进苕溪清水入湖综合整治工程,努力打造成为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后花园。

积极引进大院名校来安吉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做大做强杭电安吉智能制造研究院建设,深入拓展和杭州高校、名校的合作,探索和上海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交流,继续开展与杭沪开展义务教育合作办学新模式。

安吉积极承接省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双下沉、双提升”,深化县人民医院与浙江医院合作;重点推动浙江省中医院和县中医院合作建设浙北腔镜中心、心脑血管病中心的“两个中心”项目;力争到2020年县人民医院建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县中医院创建三级乙等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乙等妇保院。

年来,安吉方方面面都在融入杭州,从2011年的接沪融杭到如今的高端融杭,再到新三年中的全面融杭,深入接沪,随着安吉融杭接沪力度的加大,这个杭州新区,上海郊区,将绘出越来越美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24小时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