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始终记挂着那些漂泊异乡的恩施人,特别是像我舅舅这样在浙江务工的普通农民工兄弟们,为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近日,记者从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长吴槐庆处看到了一封来自湖北恩施州鹤峰县的感谢信。满满四页信纸,一丝不苟的字迹间,处处流露着感激之情。
今年五十岁的王文友是鹤峰县走马镇柘坪村人,一家三口都以外出打工为生。去年10月,王文友在浙江一处在建高速公路工地务工时,不幸遭遇意外事故,致身体多处骨折。由于项目部和包工头之间相互推诿,在外举目无亲的王文友一时陷入困境。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领队吴槐庆获悉这一情况后,迅速协调相关部门约谈项目部和包工头,不到一个月就成功组织各方达成协议,补偿王文友医疗护理费等合计150000元,并支付了前期拖欠的17000元劳务费。
今年1月,王文友的外甥胡家贵专门写下感谢信,寄给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并在信中说,他舅舅表示,等完全康复后,要继续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记者从胡家贵处得知,由于医治及时,王文友目前在家恢复情况良好,已经能够下床自由活动,预计年底即可接受第二次手术。“能有这样一个结果,多亏了杭州的援派干部,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胡家贵对记者表示。
鹤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缺乏支柱产业,类似王文友这样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选择外出打工养家糊口。记者了解到,整个恩施州在浙江就业的贫困人员共有14868人,其中在杭州就业的有1283人。针对这一群体,杭州与恩施两地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保障措施,更好地保障恩施籍在杭务工人员的权益。据恩施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州直及8个县市均在杭州市挂牌建立了劳务协作工作站,可为在杭州恩施籍务工人员提供包括就业信息、创业指导、权益维护、政策咨询及组织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等综合性服务。去年12月,杭州市人社局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东西部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着力提高两地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为恩施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杭务工创造更多便利条件,从而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