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专委会: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6/15/18杭州日报

摘要:杭州都市圈发展十年来,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城市通过实行“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体制共创”的“八共”战略。

杭州都市圈发展十年来,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城市通过实行“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体制共创”的“八共”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长三角“幸福生活圈”的样本。交通专委会作为最早成立的专委会之一,在过去十年,四市交通运输部门按照“都市圈交通共联”的总体目标,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以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行业管理“三个一体化”为工作抓手,加快构建以杭州为“一主”、湖嘉绍为“三副”,内连都市圈、外接长三角的杭州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都市圈综合交通条件不断改观,群众对交通便捷出行的满意度日益提升。下面就都市圈交通运输十年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工作重点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都市圈交通发展简要回顾

一是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全面实施。都市圈交通专委会成立伊始,我们就着手开展了《杭州都市经济圈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提出了建设“突出一主五轴,加强三副一环七带,构建四大系统”,实现“一小时半交通圈”和一体化管理的综合交通体系目标,为都市圈“十二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今年以来,四市交通部门根据都市圈发展需要,完成了《杭州都市圈“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谋划新的发展蓝图。

二是区域重点交通项目协同推进。十年来,都市圈250多项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得到了有序推进,杭甬运河改造工程、杭浦高速、申嘉湖杭高速、杭长高速、嘉绍大桥及南北接线、钱江通道及接线相继建成通车,杭州地铁从无到有,运营里程已达82公里;萧山机场和杭州东站进一步发挥综合枢纽作用,辐射都市圈内各地;杭州都市高速公路(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杭州至海宁和杭州至绍兴城际铁路等都市圈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都市圈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近3000亿元,实现了都市圈“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班车”目标,为四市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也有力促进了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区域交通运输服务持续提升。在交通运输服务方面,四市交通系统在客货运输管理服务、公路航道治理超载超限、浙北航道水运一体化管理、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信息共享、出租汽车管理与改革等各方面,都实现了紧密合作。都市圈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内河港口吞吐量等均占到全省总量的50%左右。杭甬运河杭州、绍兴与宁波实现500吨级船舶通行常态化。都市圈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自2008年开始由点到面,已开通杭州主城区与安吉、海宁、桐乡、绍兴、诸暨等地的区域公交线路近20条。长途客运班线方面,杭州已开通至长三角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客运班线,进一步推进了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沪杭、杭宁、杭甬等多条高铁线路的开通,使得都市圈实现了“半小时高铁圈”,同城效应突显。

四是区域交通沟通机制不断完善。交通专委会组建以来,四市及各县(市、区)交通部门不断健全沟通协调工作机制,通过专委会会议、专题推进会、对接会等形式,建立了多层次、分领域、制度化的沟通协商机制,就推进都市圈交通规划、项目前期、工程建设、道路运输以及科技人才、信息沟通等进行专题研究,形成共识,有效地进了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工作。

二、“十三五”都市圈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国际化是杭州都市圈发展的首位战略、首要任务,要抢抓“后峰会,前亚运”的窗口期,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分工,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大力提升辐射带动功能。都市圈交通发展要围绕“构建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同城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实现都市圈‘1小时交通圈’。” (概况为3158”)的总体目标,继续推进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大公交、大物流“五大建设”,完成“八千亿投资”,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在全省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成为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板块发挥基础先导和引领作用。

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以上,推进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和城市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和互联互通。高速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都市圈城际铁路有效连接,公路网络完善通畅,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全面建成,机场、铁路、公路、港口航道整体基础设施一体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运输服务同城化方面,继续完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和都市圈交通出行系统、多式联运的货物物流系统,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都市圈杭州至湖州、嘉兴、绍兴公交一体化率达到100%,湖州、嘉兴、绍兴三市之间公交一体化率达到80%。都市圈范围快递24小时送达率达到95%

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针对互联网“专车”、“共享单车”带来的冲击,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都市圈层面公共交通、危险货物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配备相关设施设备,提高应急抢险能力。都市圈公交车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比例提升至80%ETC客车使用率达50%

三、都市圈综合交通重点工作

在组织编制好“十三五”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谋划都市圈新一轮发展的同时,当前,我们将共同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推进以杭州都市高速公路(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京杭运河二通道、钱江通道北接线、杭州组团环线、杭绍甬高速公路、杭金衢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杭金衢高速拓宽、杭宁高速改扩建等为重点的都市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都市圈交通网络。此外,要加快推进杭州至柯桥、杭州至海宁等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工作。

2、打好治堵攻坚战,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都市圈各城市将继续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交分担率,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打好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攻坚战,畅通城市内部交通。继续加强都市圈各地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邮政、城际轨道和城市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形成内联都市圈、外接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区域、城乡和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

3、共同守护交通安全,构建安全运输体系。面对近期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状态,结合峰会期间的安保经验,都市圈各城市将根据省市和交通运输部总体部署,针对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加强合作联动,共同守好安全生产底线。纵向上,将继续加快完善各地综合指挥中心建设,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快建设全面覆盖、快速反应、协调联动的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横向上,会同公安、交警、安监等其他相关部门之间,各城市交通运输部门之间将建立健全紧密合作机制,共享信息,协同管理,强化对“两客一危”车辆全过程监管,切实提高一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处置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共建都市圈平安交通。

4、创建“最美行业”,推进交通事业发展。都市圈是交通行业“最美”之风的盛行地,“吴斌车队”、“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交通“三好”等最美品牌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赞誉。我们将继续按照“两美浙江”建设总要求,推进核心价值观引领、最美群像塑造、美丽窗口创建、交通文化凝聚“四项工程”。重点以“车船路港站”交通服务窗口为主阵地,开展“美丽交通,与你同行”、最美示范窗口、交通最美行业示范县、最美立功竞赛等创建主题活动,提升窗口软硬件水平,接受公众监督,提升群众满意度。

5、我省是全国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省,杭州是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市,都市圈各市交通也都面临着体制机构改革、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行业监管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交通改革任务。我们将根据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省交通运输厅等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合作,加强资源共享,推进都市圈交通全面融合发展。另外,在都市圈交通专委会工作机制方面,我们也将进一步深化工作创新,不断提升工作效能,为都市圈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引领都市圈率先发展走在前列发挥更大作用!


24小时热门